沈阳门户网 发表于 2016-1-27 10:28:03

找个外省人结婚的几率有多大

人口大规模流动后,外出人群的结婚年龄逐渐延迟,且通婚圈扩大。数据显示,女性流动人口跨省通婚可能性高于男性,且学历越高找外省人结婚的比例越高。
      人口流动后,结婚年龄推迟
上世纪90年代户籍制度松动之后,人口迁移流动席卷全国。随着人们交际圈的迅速扩张,结婚年龄也在逐渐推迟。尤其是当前流动人口主体正发生由老生代向新生代的转变和更替,新生代大多是在流动过程中或者是流动之后才结婚,这与老一代的“先成家,后立业”存在较大的差别。自2000年以来,新生代流动人口(1980年后出生)的初婚年龄上升的变化非常明显。男性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由2002年的22岁增加至2013年的25.97岁,女性则从20岁增加到24.97岁。并且根据卫计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单身比例占到40.13%。
找个外地人结婚的概率越来越大
不仅是结婚年龄,人口大范围的流动还影响到了人们结婚对象的选择。这种变化体现为,由于流动过程中,处于婚龄期的青年男女有了更多相识的机会,而与老家的同龄群体联系反而会较弱。因此,他们选择结婚对象更可能发生在流入地,或者是来自其他地方的流动人口。以80后为时间界限,通婚圈的变化非常明显。在“同一县市”通婚的比例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少,60后高达78.36%,70后降为74%,80后又降低到65%,9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本县市通婚的比例只有60%。“省内跨县市”的通婚逐渐增多,60后只有9.4%,70后上升到9.53%,80后进一步增加到13.25%,90后已经超过14%,新生代流动人口与老一代流动人口的通婚圈相比,有了明显的扩展,通婚地域不断延伸。从总体趋势上看,结婚年份越晚的跨省通婚比例越高。数据显示,在80-90年代中期,流动人口跨省通婚比例在1%~2%之间,2000年以来变化更为显著,平均每年保持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父母再难“包办”,却依旧不放弃参谋权对家庭所在地的考虑两代人之间有所不同,父母一代比子女一代考虑得更多。一般情况是父母的思想趋于保守,希望子女选择配偶时考虑地理距离比较近的对象。除去性格、人品、能力三个同时被列入首要考虑因素外,其他择偶因素在父母和子女严重差别较大。特别是对家庭所在地的考虑,有的父母比较反对远距离的通婚,尤其是跨省通婚,担心结婚以后各种文化习俗的不适应、语言不通、两个家庭具有姻亲关系家族成员交往不方便,导致姻缘关系弱化。更为严重的看法是,父母认为女儿嫁到很远的地方以后,和没有养育女儿一样,“远嫁”就等于“没生”。这种思想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在城市也存在,有的家庭还因此闹得家庭不和睦。但事实是,女性流动人口比男性跨省通婚的可能性高11.4%左右,这与我国的“从夫居”制度有关。男性流动人口外出后大多数都会考虑往老家返回,而女性人口可以通过婚迁实现永久性的迁移。(《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2015)读到研究生,三成人结婚要跨省大范围的跨省通婚虽然可以简化婚礼仪式、节约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姻亲关系,特别是与家庭、父母的联系。然而,越是高学历的越有可能挑战这种“保守思想”。从调查数据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跨省通婚的比例越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跨省通婚比例整体偏低,均在5%以下。但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中或高中以上的跨省通婚比例迅速升高,中专化程度跨省通婚比例超过了10%。大学专科文化程度跨省通婚比例为16.85%,大学专科与大学本科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别。研究生的跨省通婚比例更高,超过了30%。另外,不论对已婚者的现实通婚圈还是未婚者的意愿通婚圈来说,独生子女的地域通婚圈明显小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本县市内通婚的比例明显偏高,而跨县市和跨省通婚的比例较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找个外省人结婚的几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