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谈谈减负”系列评论之二 不久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严厉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通知,这一行动引发了舆论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集中关注。随着两会的到来,有关“减负”的舆情又有升温,各种观点纷呈,其中有一种声音断言,“减负其实就是国家从教育领域退出,把教育的责任从学校推给家庭”,这种“刷屏”的说法,容易产生误导,干扰“减负”工作深入推进。 把“减负”等同于国家从教育领域退出,等同于把教育的责任从学校推给家庭,这种判断作为个人发泄情绪,对教育吐吐槽、发牢骚,大可不必辩驳;但若将之作为一个事实判断,并据此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公办教育的现状进行总体评价,恐怕连持这一观点的人自己也未必那么自信。很明显,这样的看法既无视大多数人对“减负”的呼声,也不符合中国教育的现实。 对于时下舆论非常关注的校外培训机构不断做大,甚至“绑架”学校教育的现象,作者把原因归结为公立学校为学生“减负”。学校“减负”对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壮大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把这个影响夸大成主要原因,并反过来让公立学校来承担这个责任,则在认识上过于简单,结论更是过于武断,且有较大的危害。校外培训机构的膨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正在不断释放,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向教育领域传导,再加上我们自身文化传统中对教育功能的某些偏颇理解,诸多复杂的原因最终都汇聚到升学竞争上来,这种压力机制不但为校外培训注入巨大能量,也对公立学校的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真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减负其实就是国家从教育领域退出”,那么中国的教育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其实,只要稍加观察和思考,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公办学校对教育规律的坚守,没有公办学校对教育公平的支撑,没有公办学校的规范办学,没有公办教育的不断改进和质量提升,中国教育的基本生态会朝着何种方向演进,作者所担心的“底层上升”问题又会严重到何种程度,都是不难想象的事情。可以肯定地说,正是在公办学校为主的中国教育大格局下,我们的教育才能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彻始终,制约着少数人对教育的错误认知,不至于扭曲教育的基本价值,制约着教育资本对市场利益的追求,不至于把教育异化成某些人眼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从根本上保障了中国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大任务。 批评者把“减负”等同于“把教育的责任从学校推给家庭”,更罔顾事实,是缺乏对教育的基本尊重。事实上,“减负”只是教育的一个侧面,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就批评者关注的学校教育而论,在“减负”的同时,更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本不存在学校向社会和家庭推卸责任的可能。 客观地说,中国教育正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盼,学校教育如何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的冲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时下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教育有问题当然可以批评,这是公民的权利。但是,从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出发来批评甚至否定“减负”,批评者也应负起应有的言论责任,否则可能诱导人们对教育产生错误认知,并可能由此作出不当的教育选择。 就当下而言,由于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实际工作中背离教育规律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因此对教育工作的批评与建议,在舆论场上一直是热度比较高的议题。面对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敢于正视问题,直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要求还停留在口号和导向上,工作还没有抓到症结上,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决心把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地作为确定思路、制定政策、分配资源的根本要求。其实,今天我们面对的很多教育难题都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是中国教育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正因为如此,批评教育的时候,也要多一点平和心态,以更加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来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