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彭 ○编辑 于勇 弹指间,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回顾这19年,公募基金历经中国证券市场多次牛熊交替的长期考验,风雨中砥砺前行,资产管理规模于今年6月底一举突破10万亿元大关。 资产规模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公募基金的生态格局也在悄然转变。白马蓝筹股的多方受捧,“伪成长”小市值个股的不断走低,令价值投资重新成为市场主流策略;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公募基金的市场结构已向海外成熟市场逐步靠近;经历资本市场的多轮洗礼,曾经习惯“追涨杀跌”的基金投资者变得日趋成熟。 监管机构自去年开始掀起的正本清源的规范新秩序行动,将公募基金置于更加严格的监管下,令行业的治理与运行更加透明。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逐步显现的新一轮制度红利,理性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募行业,已经驶入了稳健发展的“快车道”。 价值投资重占上风 2014年下半年起,A股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涨逾3000点,并于2015年6月中旬攀上5178点高位。但这种涨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了两年的震荡模式。 沧海横流方显价值本色。告别喧嚣的A股市场风格分化明显,今年以来,以贵州茅台、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一批大市值、中低估值的白马蓝筹异军突起、股价屡创新高;与之相对应,“伪成长”小市值个股不断走弱,“炒小”“炒新”“炒概念”持续败下阵来。 相较于2013年以来扎堆中小盘、抱团取暖的急功近利心态,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倡导者的公募基金,开始出现了更加务实和稳健的变化。从持股动向来看,短期调仓基金数量相对下降,更多的基金管理人倾向于采用低换手率、着重基本面、偏爱大盘蓝筹股等操作策略。 市场投资风格趋于理性的背后,是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攀升。公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从2011年的28.94%,上升至2016年的57.3%,机构投资者已稳稳占据主导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机构投资者的增多有助于维持整个市场的稳定及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这将给公募基金行业创造长远且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公募基金更多地选择以价值投资为主的投资风格,也将改变投资行为散户化和投机化的现状。 经历资本市场的多轮洗礼,更多投资者选择将资金委托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打理。相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基民选择在市场低谷进场布局。据天相投顾统计,公募基金持有人总户数从2015年底的3.75亿户,激增至2016年底的5亿户,短短一年时间增加了1.25亿户(一人持有多只基金多次计算)。 注重海外资产配置是近几年基民投资过程中体现出的新特征。A股市场在2015年的大幅波动,使得投资者认识到分散投资的重要性,投资门槛较低、产品种类日趋丰富的QDII基金再次走入投资者的视野。 触发投资者热情最直接的动因则是QDII基金的抢眼战绩。以2016年为例, 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6%。 一位长期浸淫于市场的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选择QDII基金主要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未来多元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回归资管行业“主赛道” 金融创新是公募发展离不开的话题,而良好的行业发展也依赖于对风险的控制。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市场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为4355只,资产规模总计10.07万亿元。伴随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的高速增长,风险的扩散和转化日益突出,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不容忽视。 事实上,近些年来公募基金在募集、投资、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确暴露出种种问题:基金子公司业务及委外基金野蛮增长、迷你基金数量骤增、基金销售环节投资者教育缺失,以及分级、保本、定增、沪港深等“爆款产品”风险积聚等,均令基金越来越偏离其“主赛道”。 于是,从去年开始,“纠偏”成为行业的主旋律,监管层先后出台多项新规,在公募基金领域掀起了一场正本清源的重建新秩序行动。 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层的意图是引导基金公司竞争回归本源,更加重视投研核心能力的建设。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之下,基金行业不得不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回到资管行业的“主赛道”上来。 回首过去,不断积累的制度红利,正是公募基金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推手。自1998年诞生起,公募依靠先进的制度优势披荆斩棘、攻城略地,在A股市场曾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公募基金面临着银行、保险、信托等各路机构的激烈竞争,市场影响力式微,制度优势、人才优势也逐渐丧失。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过程中的衍生风险对行业的稳健发展也构成了威胁。 如今,公募行业累积的新一轮制度红利正逐步显现。监管新规的多箭齐发,整个公募行业治理与运行更加透明。这最终将提升公募行业的内在竞争力,进而在大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