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提到IPO就怕,新三板投资者怕,主板市场投资者也怕。 有些明面上的财务问题是可以把握的,但有些财务指标说不定哪天就炸了,比如业绩突然来个变脸,巨额商誉说没就没,大额应收账款成坏账,再比如,或有负债说来就来。你说,真上了A股了怎么玩? 说真的,藏“雷”的拟IPO标的看多了,富姐也怕。比如,蓝海之略。 单从盈利指标来看,蓝海之略内生增长能力非常不错,但问题是,其对外担保金额及应收账款也在剧增。 2017年1月12日,主办券商中信建投对蓝海之略发布对外担保风险提示公告,截止2017年1月12日,蓝海之略对外金额超5亿元,占其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超过100%。 像这样的公告,主办券商前后发了四次了。你说,发审会会放任这颗“雷”不管吗? 【 一 】 先抛主办券商发的四次预警: 2016年11月2日,蓝海之略对外担保累计金额为1.16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22.68%; 2016年11月28日,蓝海之略对外担保累计金额为3.0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59.99%; 2016年12月19日,蓝海之略对外担保累计金额为4.66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90.78%; 2017年1月12日,蓝海之略对外担保累计金额为5.1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已超过100%。 可以看到,蓝海之略被预警的时间相隔并不是很长,且对外担保额及占净资产比例增长速度都比较快。 蓝海之略处于大健康产业,业务主要涉及医院学科建设领域与医疗养老领域,目标客户主要是县级公立医院。于2015年12月7日挂牌新三板,采取协议转让方式。 2017年2月27日,蓝海之略接受上市辅导。 东财choice显示,蓝海之略2016年录得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长94.85%;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88.56%。这利润体量在新三板拟IPO挂牌企业中并不多见,造血能力极强。这跟蓝海之略业务单元在2016年实现升级不无关系。 年报显示,蓝海之略将医疗设备销售给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将设备出租给客户医院。融资租赁公司要求公司为部分客户医院履行融资租赁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不过,这种模式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收入确认、应收账款过大、或有负债风险等。 1、2017年2月17日,蓝海之略发布公告称,对外担保累计金额达到6.89亿元,占比公司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34.2%。也就是说,一旦触发连带担保责任,这6个多亿负债将对蓝海之略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补充的是,蓝海之略2016年底录得担保金额4.79亿元,占比净资产近7成。 2、东财choice显示,蓝海之略2016 年录得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5.68亿元,占营收总额55.46%,相对2015年占比47.98%有所提升。 年报解释为业务规模扩大、分收期款方式继续存在所致。 问题来了,这几个问题到底会不会对蓝海之略IPO进程造成影响? 【 二 】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核准发行的医疗医药公司有20家,IPO被否的就有7家,被否率达到35%,那么,发审会关注的重点有哪些呢? 1、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存疑; 就目前来看,医药医疗行业线下销售拿回扣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医疗公司在发审会上会都会被问到商业贿赂问题。比如,前不久IPO被否的爱威科技。
2、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应收账款过大; 举个例子,2017年5月23日,港通医疗IPO被否,而发审会关注的点就包括了应收账款占比逐年增长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港通医疗2014、2015、2016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录得2.22亿元、2.76亿元、3.18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99%、81.31%、87.99%,比例逐年提高。
从深层次来看,这就涉及到了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不排除医疗公司为冲业绩而打白条的可能。 3、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因收入确认问题而IPO被否的案例也不是没有,比如龙软科技。
之前富姐分析过,证监会IPO审核正在趋严。6月10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发行监管,严格审核,在严防企业造假的同时,严密关注企业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低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饰业绩的情况,一经发现,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严肃处理。 从医药医疗公司IPO被否的案例来看,发审会的问题确实更仔细了,除了涉及持续盈利能力、业务可持续性外,还涉及到公司内控制度,关联交易等,彻查了医药医疗行业线下销售的“小猫腻”,想要带病闯关是不太可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