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门户网 网站首页 财经频道 理财 查看内容

老有所养, 离不开商业养老保险

发布者: 沈阳门户网| 查看: 128| 评论: 0

摘要: 25%,这是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预估占比。也就是说,并不算太遥远的十多年后,每4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个是老年人。老有所养,是每个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期盼。然而,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未富先老”的现实状况 ...

  25%,这是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预估占比。也就是说,并不算太遥远的十多年后,每4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个是老年人。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期盼。然而,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未富先老”的现实状况,无法完全依靠政府福利来获取高品质的老年生活,晚年又该如何安度?

  你有几种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养老压力。从政策角度,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现在倡导的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存在的主流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结合、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大型养老社区四种模式。

  从多年前,“9073”的养老格局概念就一直被提及,具体是指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年人机构养老。

  目前,居家养老是最传统也仍然是我国占比最大的养老方式。

  上述太平人寿负责人表示,居家养老的优点是比较经济且符合中国老人的思想,其缺点可能在于老人不一定能够获得及时和充足的照料,心理上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孤独感,而且老人独自在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几年,居家养老更多地被鼓励和社区养老相结合。上述太平人寿负责人表示,这种新模式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及民间力量。其弊端可能在于政府的运作成本较高,在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的调动上需要克服较多的困难,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可能处于较低的水平。

  第三种模式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或养老公寓,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喜欢群居生活的老年人,或者是家庭中无人照看的孤寡老人。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部分老人会对养老院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而且,养老院的制度目前还没有十分完善。

  而大型养老社区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养老方式,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都在积极参与探索。据了解,大型养老社区与一般传统养老机构不同,往往定位于对养老生活有一定品质要求的中高端客户。

  据第一财经记者向已有养老社区项目的泰康人寿及太平人寿了解,目前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通常有两种形式获得,一种是购买保险公司与养老社区项目挂钩的养老保险产品,目前上述两家保险公司都需趸交或期交大约200万元水平的保费来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而另一种是通过直接缴纳可退还的会员费获得,根据房型大小这部分类似“押金”性质的钱款也会略有不同,但基本在百万级别。获得入住资格后,则根据不同房型来收取每月的住宿费,另外还有按实结算的餐费等费用。

  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对记者介绍称,目前已运营一年的泰康上海养老社区——“申园”双人入住最小40多平方米的房型每月住宿费和餐费在万元左右。

  哪种养老方式好

  选择固然不少,每种方式自然也各有利弊,但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才是好的。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客户的经济能力,与客户的思想观念、家庭情况、生活追求等都息息相关。”上述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需要考虑未来子女是否有能力、时间、精力来照顾自己;若选择养老社区则应当同时考虑经济能力和自己的群居偏好等。

  刘挺军认为,根据年龄来动态选择养老方式也是一种思路。“‘9073’的结构是按照60岁这一年龄来划分的,而刚刚退休的60岁老人,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不需要去养老机构。但一旦达到75岁以上,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会加速衰老,这时候可能8%~10%会选择养老机构;而到80岁以上,根据国际经验可能15%~20%的老年人会选择养老机构,包括养老社区及护理机构。我认为中产阶层、中高端的人群,最后都回避不了要跟养老机构打交道,只是选择早晚的问题,这是一个刚需。”

  无论选择何种养老方式,经济能力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无论中端还是高端,只有当未来的养老现金流与养老品质期望相符合,才能实现健康快乐养老。而养老保险计划是客户在规划未来养老生活中所必须考虑的一项。”上述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认为,购买养老保险是规划未来养老的手段之一,养老保险计划具有持续性、稳健性、增长性和不可挪用性的特点。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建议在中年阶段即应该开始规划未来的养老现金流,以退休后生活品质维持在退休前同样水平为目标,考虑适当的通货膨胀来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险计划。

  商业养老保险怎么买

  从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来看,已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不过,数据显示,尽管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量上看,中国养老金体系的规模与世界水平相比仍然偏低。2015年,三个支柱的总额只占GDP的13%左右,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三支柱只占GDP的4%,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发展缓慢。2016年三支柱占比分别为:65%、33%和2%。而在养老保障体系相对成熟的美国,2016年第二支柱(占比39%)、第三支柱(31%)的规模都已经超过了第一支柱(30%)。

  但近几年,无论是“新国十条”还是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都让市场期待了近10年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渐行渐近,让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预计未来的5~10年,递延税养老保险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将带动整个养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保险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新华保险总精算师龚兴峰表示。

  尽管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提高未来养老保障水平,但对于不同人群,养老保险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

  龚兴峰表示,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建议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明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目的。对于仅有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或者连基本养老保险都未参加的灵活就业、弹性就业人群,需要尽早规划,通过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保障老年阶段的基本生活需求;对于已参加基本养老和企业(职业)年金人群,养老资金较为充足,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更好地储备养老资金,丰富老年生活,如满足旅游、入住高端养老机构等需求。

  其次,择需根据保障缺口确定所需的保障水平。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缺口有所不同。“通常,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至少应达到70%,方能维持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基本持平。”龚兴峰建议,个人可根据自身已有的基本养老、其他补充养老情况,结合当前收入水平、未来养老资金支出需求,确定所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在产品形式上,目前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养老保险主要类型有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等。传统型产品利益确定,无论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被保险人能得到合同约定的领取金额;分红型养老产品在确定利益之外,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但分红利益是不确定的,而且分红型产品相对于传统型产品来说确定利益相对低、价格略高;万能型养老产品在交费、保额调整方面更加灵活,在保证利率基础上,根据万能账户收益情况确定实际结算利率,但高于保证利率之上的利益是不保证的。龚兴峰表示,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

  同时,对于中端及以下的客户,其收入或财富积累相对有限,且收入主要用于生活必需支出(衣食住行、房贷、子女教育等),可用于养老保险的支出相对较少。龚兴峰建议这类人群提早规划、尽早投保,增强养老金的增值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未来领取阶段的额度。除此之外,也可选择分期交费等相对灵活的交费方式,降低每期交费压力。

  “养老保险通常提供多种交费方式,例如可以选择每月交费、交费至退休年龄等方式,通过拉长交费期间,降低每期交费额度;另外,如果收入不稳定,可以选择灵活交费方式养老产品,当资金充足时,增加交费额度,资金紧张时,降低交费额度。”龚兴峰建议称。

  不过,他也表示:“任何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变化,调整养老保障方案。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个人财务状况等均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都将影响未来的养老规划和保障水平,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养老方案,以保证老年时期生活质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